成都生物所在茅台酒糟高温厌氧消化研究中获进展
文章来源:成都生物所 发表时间:2019-09-16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敖天杰在李东博士的指导下,开展茅台酒糟高温厌氧消化性能及其微生物群落分析研究。在厌氧消化过程中,通过对各种气相指标(生物气含量)、液相指标(氨氮、碱度、挥发酸含量)的连续监测分析,评估系统在不同调控措施(沼液不回流、沼液回流、促进剂添加、接种液添加)下的厌氧消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为3 g VS/(L·d)以及沼液不回流的条件下,该高温厌氧消化体系能稳定运行,其池容产气率能达到 1.30 L/(L·d)。在沼液回流不加水稀释条件下,茅台酒糟中高含量的乳酸、乙酸以及琥珀酸会抑制产甲烷菌活性,导致系统酸化。酸化后的系统很难通过一系列的调控措施恢复稳定。通过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Defluviitoga, Hydrogenispora, Acetomicrobium和Candidatus Caldatribacterium为主要的产酸菌,Methanothermobacter和 Methanosarcina为主要的产甲烷菌。沼液回流以及添加接种液均能明显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而添加促进剂对微生物群落结构无显著影响。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西部之光“西部青年学者”项目A类、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中科院国合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等的支持。相关成果发表在Energy & Fuels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