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专题
中国科学院| English| 继续教育
  • 首页
  • 分院概况
    分院简介
    成都分院前身系1958年11月成立的中科院四川分院,1962年调整更名为中科院西南分院,1970年由四川省管理,1978年1月恢复重建后使用现名,是西南地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更多简介+
    现任领导
    王嘉图
    分党组书记
    院长
    曲建升
    分党组副书记
    系统党委副书记
    刘庆
    副院长
    分党组成员
    蔡长江
    纪检组组长
    系统党委副书记
    机构设置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研究单位
    • 光电技术研究所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
      研究所
    •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
      研究院
    • 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转制企业
    成都有机化学
    有限公司
    成都信息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成都中科唯实仪器
    有限责任公司
    国科大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成都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重庆学院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大科学装置
    • 重点实验室
    • 工程中心
    • 野外台站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合作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重庆研究院在固态纳米孔结合机器学习对抗衰寡肽的单分子分析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5-06-30 来源:重庆研究院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抗衰商品中的寡肽作为活性成分与皮肤细胞相互作用,加速胶原合成和纤维细胞增殖。其中一些作为神经递质或酶抑制剂,而另一些是信号肽或载体肽。对不同寡肽结构建立单分子特征分析方法,应用于市面不同抗衰产品中寡肽有效成分鉴定,对化妆品工业质控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与陆军军医大学合作在固态纳米孔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化妆品中抗衰寡肽的鉴别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Single-Molecule Resolution of Oligopeptides in Anti-Aging Cosmetics Combined with Nanopore Readouts and Deep Learning Model”为题在《Chem. Eng. J.》期刊发表。

针对市面产品中抗衰寡肽的单分子结构鉴别,研究团队采用固态纳米通道单分子平台,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展开研究,实现了化妆品中六种超短寡肽的区分和鉴别,并应用于不同公司抗衰冻干粉中的六胜肽的有效成分鉴定与质量评估(图1)。此方法在GdnHCl体系能区分单个氨基酸差异。随后在KCl体系中结合MLP机器学习模型将五种寡肽分类准确率提升至90%。针对不同公司六胜肽冻干粉的成分鉴定,能快速鉴别商品的有效成分及产品的品质(图2)。该研究建立的“纳米孔+机器学习”检测方案,有效提升了超短寡肽分子识别与信号解析精度,为寡肽单分子分析及精准医学等领域提供了新工具与新思路。

本工作的通讯作者为重庆研究院及陆军军医大学曾春雨教授和重庆研究院梁丽媛,重庆研究院研究生刘代鑫为第一作者。上述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项目资助。

相关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5.165442

图1:固态纳米通道寡肽识别图

图2:固态孔六胜肽产品的有效成分鉴定


附件下载:

上一篇:成都山地所在滑坡堰塞坝的形成与溃决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重庆研究院在免标记纳米孔监测蛋白质对DNA/RNA四链体的解旋过程取得进展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蜀ICP备05003826号-1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710号
单位地址:四川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00号邮编:610213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