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专题
中国科学院| English| 继续教育
  • 首页
  • 分院概况
    分院简介
    成都分院前身系1958年11月成立的中科院四川分院,1962年调整更名为中科院西南分院,1970年由四川省管理,1978年1月恢复重建后使用现名,是西南地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更多简介+
    现任领导
    王嘉图
    分党组书记
    院长
    曲建升
    分党组副书记
    系统党委副书记
    蔡长江
    纪检组组长
    系统党委副书记
    机构设置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研究单位
    • 光电技术研究所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
      研究所
    •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
      研究院
    • 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转制企业
    成都有机化学
    有限公司
    成都信息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成都中科唯实仪器
    有限责任公司
    国科大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成都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重庆学院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大科学装置
    • 重点实验室
    • 工程中心
    • 野外台站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合作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成都山地所发明一种促进高山栎类植物萌生更新的人工调控技术

发布时间:2013-07-18 来源:成都山地所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日前,成都山地所发明一种促进高山栎类植物萌生更新的人工调控技术,能有效平衡高山栎林伐木更新与当地居民伐木取薪的用量关系,解决林区人地矛盾,同时兼顾生态、社会两方面利益。

  高山栎林主要分布于横断山区的滇西北、川西和藏东南地区,尤以金沙江流域中下游的高山峡谷地区为集中。高山栎类植物依靠自身特有的抗寒耐旱的形态特征,成为横断山地区森林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对该地区脆弱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对金沙江、岷江、澜沧江、怒江及雅鲁藏布江等江河源头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作为当地农牧民薪材的主要来源,长期持续的砍伐利用已逐步从中低海拔向高海拔区域转移,导致高山栎自我补偿调节能力下降,使高山栎灌丛向矮灌丛逆行演替而退化,引起高山栎林生态功能的下降,日益成为当前横断山区森林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朱万泽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促进高山栎类植物萌生更新的人工调控技术,对高山栎林实施控制性间伐,用以在高山栎林培育管理中实现兼顾维持高山栎林可持续更新能力与满足当地农牧民生活能源需求的双重目的。同时将影响高山栎类植物萌生更新的主要因素控制在量化指标范围内,以促进高山栎林萌生更新并控制其更新方向。

  通过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折多山东坡的实施效果表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技术通过控制性间伐既提高了灌丛生物生产力和薪材产量,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能源需求,又有效增强了高山栎灌丛的萌生更新能力,维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发挥了森林生态功能,有利于高山栎群落的更新与稳定,促进横断山区高山栎灌丛的可持续发展,特别适宜于指导山区农牧民实施。


附件下载:

上一篇:成都生物所呋喃[2,3-b]并吡喃(呋喃)类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成都生物所发现两栖类物种在秦岭有多个更新世冰期避难所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蜀ICP备05003826号-1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710号
单位地址:四川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00号邮编:610213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