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中科院多项成果“入选”习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贺词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8-01-02

  2017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在指出2017年“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时,特别提到“‘慧眼’卫星遨游太空”,“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等,并表示“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我国自主设计的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于2017年6月15日发射成功。该工程由国防科工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实施,由国家民用航天科研经费和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共同支持,是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发射的第四颗卫星。中科院作为用户部门,负责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同时负责有效载荷研制。“慧眼”使我国在X射线空间观测方面具有国际先进的暗弱变源巡天能力、独特的多波段快速光观测能力等,推动我国高能天体物理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慧眼”还在2017年首次发现的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中成功监测了引力波源所在天区,为全面理解该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闪的物理机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5月3日,中科院宣布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我国诞生。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陆朝阳、朱晓波等,联合浙江大学教授王浩华研究组在基于光子和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在光学体系方面,研究团队在2016年首次实现十光子纠缠操纵的基础上,利用高品质量子点单光子源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单光子量子计算机。在超导体系方面,研究团队实现了世界上最大数目的十个超导量子比特的纠缠,并在超导量子处理器上实现了快速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量子算法。相关系列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和《物理评论快报》上。

  2017年3月,中科院深渊科考队再次完成万米深渊科考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其中,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筹)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3次突破水下滑翔机的世界下潜深度记录6003米,最大下潜深度达6329米,累计工作时间近88小时,累计航行达到135公里,获得大量高分辨率的深海科学数据。7月,“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圆满完成“科学”号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南海综合调查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务,实现了国内最大规模的水下滑翔机集群组网观测。9月,两台“海翼”水下滑翔机完成大洋第45航次东太平洋断面观测任务。10月,“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再创我国水下滑翔机续航能力新纪录。

  中科院是最早从事可燃冰研究的机构之一。中科院科研工作者在相关项目支持下,通过开展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的富集规律和成藏机制的研究,指出了开采的有利靶区;建立了国际领先的中试规模的可燃冰开采综合模拟技术系统,确立了基于模拟的水合物开采和安全控制方案,助力2017年5月我国可燃冰成功试采。此外,2017年9月,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的航次中,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并证实其为天然气水合物。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382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710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9
单位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 邮编:6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