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专题
中国科学院| English| 继续教育
  • 首页
  • 分院概况
    分院简介
    成都分院前身系1958年11月成立的中科院四川分院,1962年调整更名为中科院西南分院,1970年由四川省管理,1978年1月恢复重建后使用现名,是西南地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更多简介+
    现任领导
    王嘉图
    分党组书记
    院长
    曲建升
    分党组副书记
    系统党委副书记
    刘庆
    副院长
    分党组成员
    蔡长江
    纪检组组长
    系统党委副书记
    机构设置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研究单位
    • 光电技术研究所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
      研究所
    •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
      研究院
    • 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转制企业
    成都有机化学
    有限公司
    成都信息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成都中科唯实仪器
    有限责任公司
    国科大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成都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重庆学院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大科学装置
    • 重点实验室
    • 工程中心
    • 野外台站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COMSATS成员国生物制造创新发展报告》在津发布

发布时间:2023-11-16 来源: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11月9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南方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SATS)共同主办的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在天津召开。论坛以“共享前沿生物科技成果,助推全球生物经济繁荣”为主题,深入总结生物制造技术创新进展和成效,探讨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趋势和方向,热议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会上,成都文献中心战略情报部主任、生物科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陈方研究员正式发布了《COMSATS成员国生物制造创新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代表和媒体的关注。

  《报告》由COMSATS工业生物技术联合中心、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联合策划撰写,系统调研和分析了COMSATS成员国生物制造发展现状,并对未来成员国生物制造国际合作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成员国开展需求导向的联合研究和产业合作提供重要支撑。

  当前,生物制造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引领未来生物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生物制造产品和技术可应用于化工、能源、新材料、农林、轻工、环保、医药、食品等多个行业,对农业资源丰富、工业发展需求迫切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报告》从发展基础、研发进展、产业现状三个方面对COMSATS成员国的生物制造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十年间,27个成员国在该领域共发表论文20余万篇,申请专利30余万项,且研究论文和专利申请、专利授权、PCT专利等数量整体均呈现增长态势。多个成员国在生物制造领域取得长足发展,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得以突破,农业、食品、药物及化工材料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迅速。

  《报告》展望未来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COMSATS国家在健康医疗和居民消费方面的需求持续扩大,国民环保节能意识不断提升,将为生物制造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围绕民生需求和福祉,在生物医药、生态农业、生物化工、生物食品、绿色加工工艺等方面,成员国将以知识产权合作为纽带实现成果共享,为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围绕成员国在工业、农业、健康、环境等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共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或工程,提升成员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能力和影响力。


附件下载:

上一篇:《2023全球十大信息科技发展趋势》在蓉发布
下一篇:第九届国际沟蚀大会在成都举行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蜀ICP备05003826号-1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710号
单位地址:四川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00号邮编:610213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