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专题
中国科学院| English| 继续教育
  • 首页
  • 分院概况
    分院简介
    成都分院前身系1958年11月成立的中科院四川分院,1962年调整更名为中科院西南分院,1970年由四川省管理,1978年1月恢复重建后使用现名,是西南地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更多简介+
    现任领导
    王嘉图
    分党组书记
    院长
    曲建升
    分党组副书记
    系统党委副书记
    刘庆
    副院长
    分党组成员
    蔡长江
    纪检组组长
    系统党委副书记
    机构设置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研究单位
    • 光电技术研究所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
      研究所
    •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
      研究院
    • 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转制企业
    成都有机化学
    有限公司
    成都信息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成都中科唯实仪器
    有限责任公司
    国科大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成都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重庆学院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大科学装置
    • 重点实验室
    • 工程中心
    • 野外台站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成都生物所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对放牧的响应研究中获进展

发布时间:2018-08-22 来源:成都生物所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放牧是驱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弄清放牧驱动下的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变化规律是当下解释和预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瓶颈。过去的关于高寒草地对放牧响应的研究主要基于一些离散或定性的植物功能群分类理论,发现放牧能促进一年生、株高较低、低适口性、具有匍匐茎或者连坐状结构的植物物种优势度增加。但是,由于我们无法定量描述这些离散的或者定性分类指标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我们很难通过这些结果定量和精确的回答放牧会如何通过对植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改变高寒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罗鹏课题组王俊博士等以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地冬季(牦牛)放牧草场为研究对象,根据植物竞争者、胁迫忍耐者和杂草(CSR)对策理论,采用植物功能生态学的定量评价方法,从植物生态策略的角度揭示了放牧驱动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变化的方向和机制。研究表明:由于高寒草地的低温和低养分有效性等恶劣环境条件,胁迫忍耐型植物往往在放牧强度较低的草地中相当占优势。而在放牧强度特别高的草地中,由于牲畜的选择性采食、粪便形成的资源岛和牲畜对粪便的排斥效应等因素,竞争型物种取代胁迫忍耐型物种成为了群落优势物种。该研究对判断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自然性和草地保护管理成效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也为研究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驱动下的植被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该研究成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3305)、麦克阿瑟基金(13‐104115‐000‐INP)等项目的资助,近日以 “Plant community ecological strategy assembly response to yak grazing in an alpine meadow o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上。 

  原文链接    

  

  图1 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地群落中各CSR策略类型的优势度变化。 


附件下载:

上一篇:光电所结构光技术实现自由曲面的高精度面形检测
下一篇: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工业园区科协访问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蜀ICP备05003826号-1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710号
单位地址:四川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00号邮编:610213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