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专题
中国科学院| English| 继续教育
  • 首页
  • 分院概况
    分院简介
    成都分院前身系1958年11月成立的中科院四川分院,1962年调整更名为中科院西南分院,1970年由四川省管理,1978年1月恢复重建后使用现名,是西南地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更多简介+
    现任领导
    王嘉图
    分党组书记
    院长
    曲建升
    分党组副书记
    系统党委副书记
    刘庆
    副院长
    分党组成员
    蔡长江
    纪检组组长
    系统党委副书记
    机构设置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研究单位
    • 光电技术研究所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
      研究所
    •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
      研究院
    • 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转制企业
    成都有机化学
    有限公司
    成都信息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成都中科唯实仪器
    有限责任公司
    国科大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成都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重庆学院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大科学装置
    • 重点实验室
    • 工程中心
    • 野外台站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蔬菜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失稳诊断与互营乙酸氧化研究获进展

发布时间:2018-04-18 来源:成都生物所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作物的种植量在农作物中所占的比重降越来越大。蔬菜生产具有区域性和集中性,尤其在蔬菜生产基地、加工厂、中转运输站以及城镇农贸菜市场,会产生大量蔬菜废弃物。我国每年产生的蔬菜废弃物高达1亿t。蔬菜废弃物的特点是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高,且极其易腐,不适合现有填埋、焚烧等生活垃圾主流处理技术。但是,该特点适宜进行厌氧消化处理,通过厌氧消化处理,不仅可以获得清洁能源,生物燃气,还可以将消化剩余物用作有机肥。然而,由于蔬菜废弃物的易腐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特点,其在厌氧消化过程中极易酸化,抑制产甲烷菌,最终导致厌氧系统失稳和停止产气,影响生物燃气工程的连续稳定运行。 

  针对蔬菜废弃物厌氧消化容易酸化失稳的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东博士通过冲击负荷试验开展蔬菜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失稳诊断和功能微生物群落研究。研究表明,氨氮的流失和碳酸氢盐碱度的下降是造成系统失稳的原因,耦合参数CH4/CO2 和 BA/TA可以作为较好的失稳预警指标;与高温系统比中温系统更容易失稳的传统观点不同,本研究中高温发酵系统比中温发酵系统能够耐受更高的有机负荷,中温发酵系统的稳定运行有机负荷为1.0 gVS/(L ∙ d),而高温发酵系统在1.5 gVS/(L ∙ d)的负荷条件下虽有轻微失稳,但是系统能够自我恢复且稳定运行在该负荷条件下;启动初期优势微生物为氢型产甲烷菌(HM),稳定期为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AM),在轻微失稳和自我恢复期为互营乙酸氧化菌(SAOB),正是由于互营乙酸氧化菌的乙酸氧化作用解除了有机酸对产甲烷菌的抑制,已经轻微酸化的系统能够自我恢复。蔬菜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系统中主要的互营乙酸氧化菌为Thermotogaceae科的S1属。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76222)、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2017423)等的支持。相关成果“Instability diagnosis and syntrophic acetate oxidation during thermophilic digestion of vegetable waste”为题发表在环境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上. 

  原文链接

  

  过程图


附件下载:

上一篇:重庆研究院召开2018年第二季度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下一篇: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召开第一季度工作交流与部门任务书签订会议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蜀ICP备05003826号-1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710号
单位地址:四川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00号邮编:610213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