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专题
中国科学院| English| 继续教育
  • 首页
  • 分院概况
    分院简介
    成都分院前身系1958年11月成立的中科院四川分院,1962年调整更名为中科院西南分院,1970年由四川省管理,1978年1月恢复重建后使用现名,是西南地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更多简介+
    现任领导
    王嘉图
    分党组书记
    院长
    曲建升
    分党组副书记
    系统党委副书记
    刘庆
    副院长
    分党组成员
    蔡长江
    纪检组组长
    系统党委副书记
    机构设置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研究单位
    • 光电技术研究所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
      研究所
    •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
      研究院
    • 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转制企业
    成都有机化学
    有限公司
    成都信息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成都中科唯实仪器
    有限责任公司
    国科大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成都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重庆学院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大科学装置
    • 重点实验室
    • 工程中心
    • 野外台站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成都山地所专家组完成九寨沟地震丹祖沟震中区及五花海断裂带沿线灾害重点调查

发布时间:2017-08-16 来源:成都山地所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九寨沟“8.8”地震发生以来,成都山地所专家组在九寨沟地震灾区持续开展山地灾害调查工作。结合工作任务需要,14日至15日专家组一行11人分组开展工作,完成丹祖沟震中区及五花海断裂带沿线灾害的重点调查。 

  在当地居民带领下登上荷叶后山崩塌体坡顶,实地调查了坡顶岩体震损情况,记录了坡顶裂缝等相关数据,并进行了无人机航拍,随后完成了荷叶正沟、荷叶寨后山不稳定斜坡体两个地灾隐患点的现场踏勘。 

  针对树正寨正沟、支沟泥石流防治工程开展震后现状调查,查明树正沟主沟已建的格栅坝、停淤腰带运行情况良好,新建的停淤腰带存在高度偏低、库容偏小的情况,在目前沟道内物源增加的条件下,需要进行扩库改造;支沟内五座格宾石笼谷坊运行状态良好,可在较好的控制泥石流的规模和运动路径。 

  调查发现,扎如沟沟口的单侧防护堤高度及长度不能满足震后泥石流规模的要求,单侧防护堤段过流断面偏小,弯道半径较小,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对震后扎如寨安置点布置提出指导性建议,规避山洪泥石流可能造成的二次灾害。 

  8.8地震后,震中丹祖沟崩滑灾害密集发育,通行条件极差,且余震作用下崩塌、滚石不断。专家组在成都山地所副所长陈晓清、总工程师游勇的带领下,冒险进入丹祖沟上游开展灾害调查与无人机航拍工作。专家组花费4个多小时艰难挺进至震中地区,克服高海拔、高风压、峡谷区、密林小窗口的极端复杂条件,顺利完成多架次无人机航拍任务,取得了震中区宝贵的地震次生灾害与生态环境破坏数据,初步查明震中灾害发育情况和沟道堵塞情况,对预测丹祖沟泥石流活动趋势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同时,专家组还完成了五花海断层两侧地震次生灾害的调查和航拍工作。

  

  和树正寨村民一起利用无人机进行灾害排查

  

  考察荷叶寨后山崩滑体后缘变形拉裂情况

  

  和扎如寨村民进行现场交流

  

  深入震中进行灾害调查

  

  利用无人机进行灾害调查

  

  震中丹祖沟1#支沟泥石流调查

  

  与九寨沟管理局交流灾害防治工作

  

  五花海~熊猫海段无人机航拍图

  

  震中无人机航拍图

  

  震中无人机航拍图


附件下载:

上一篇:国科控股总经理索继栓调研成都有机化学公司
下一篇:成都山地所完成四川凉山州普格县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因应急调查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蜀ICP备05003826号-1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710号
单位地址:四川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00号邮编:610213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