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工程系副主任、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沈焕锋教授做客成都山地所山地遥感与数字山地系列讲坛,并作了题为“遥感信息增强、融合及其地学应用”的学术报告,与山地所三十余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进行了广泛交流。活动由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研究中心学术秘书赵伟博士主持。
沈焕锋教授开篇强调了高质量遥感数据对准确获取地学知识的重要性,并指出由于卫星传感器的时间、空间和光谱分辨率差异以及其他外在因素影响,单一遥感数据往往无法满足客观实际需求,并从遥感数据的信息增强、信息融合以及地学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报告内容为解决地形因素对遥感影像质量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创新思路,数字山地中心主任李爱农研究员认为其研究方法在山区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并勉励在场的学生和青年职工,加强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处理研究团队的交流,促进山地遥感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活动期间,李爱农研究员还陪同沈焕锋参观了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研究中心,对中心历史发展、研究方向设计、主要研究成果以及重点研究项目等做了简单的介绍,双方交换了未来合作的愿景。
沈焕锋教授是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工程系副主任、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973专题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并参与多个973、863、总参等方面的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录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52篇,论文被引919次(Google Scholar Citations),单篇最高被引180次。出版学术专著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专家。
山地遥感与数字山地系列讲坛以定期开展学术交流的模式,邀请国内外同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举办空间信息科学前沿热点的学术讲座。该论坛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委会数字山地专委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成都山地所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研究中心主办,旨在加强与国内外同行在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研究领域的交流合作,为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提供培训平台,以期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