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专题
中国科学院| English| 继续教育
  • 首页
  • 分院概况
    分院简介
    成都分院前身系1958年11月成立的中科院四川分院,1962年调整更名为中科院西南分院,1970年由四川省管理,1978年1月恢复重建后使用现名,是西南地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更多简介+
    现任领导
    王嘉图
    分党组书记
    院长
    曲建升
    分党组副书记
    系统党委副书记
    刘庆
    副院长
    分党组成员
    蔡长江
    纪检组组长
    系统党委副书记
    机构设置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研究单位
    • 光电技术研究所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
      研究所
    •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
      研究院
    • 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转制企业
    成都有机化学
    有限公司
    成都信息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成都中科唯实仪器
    有限责任公司
    国科大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成都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重庆学院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大科学装置
    • 重点实验室
    • 工程中心
    • 野外台站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2014年中科院—人社部知识更新工程“地震灾区地震次生灾害预警及防治技术高级研修班”圆满结业

发布时间:2014-10-30 来源:成都山地所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山地灾害防灾减灾科技和灾害应急、救助、管理水平建设,保障山区城乡人民生命财产和重大山区建设工程的安全,服务山区可持续发展,10月23日至28日,由中国科学院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资助,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四川省山区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地震灾区地震次生灾害预警及防治技术高级研修班”在成都顺利举行。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陈祖煜、崔鹏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思敬等专家为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来自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美国华盛顿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土资源部成都地矿所、四川大学等国内外14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20位院士专家为学员授课。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陈祖煜、崔鹏还分别作了题为“从地震灾害而想起的水利工程问题”、“高边坡稳定分析和加固技术”、“地震次生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的主题报告。 

  组委会主席、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所长邓伟研究员在开班仪式上介绍了成都山地所建所近50年来在保障国家山区安全建设与发展中的科研积累。他强调,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与提高,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和民生安全保障,要不断创新防灾减灾理论和技术,为有效处理和解决地震带高风险影响区次生灾害问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他希望,以此次研修班的交流为契机,不断促进山地灾害防灾减灾理论与技术创新并共同形成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格局。组委会副主席、成都山地所王全才研究员主持了开班仪式。 

  据悉,此次高级研修班属纯公益性服务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和成都山地所在共同举办5次特色研讨班基础上,今年首次列为人社部全国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计划和中国科学院精品培训计划,通过国内外防灾减灾领域著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勘察设计单位专家的授课,针对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高频率、大规模、群发性、难治理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从多个视角重新审视现有土木工程治理思路的不足以及今后需改进和提高的地方。研修内容突出新型工程技术、灾害预警、灾害避险和应急处理手法的交流,实现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的直接对接,为提高次生山地灾害监测预警技术、防治工程效果和风险规避策略起到了很好的行业示范作用。 

  在完成室内培训课程后,研修班学员还前往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程都汶公路沿线开展山地灾害治理工程现场教学,参观典型灾害防治工程案例,切身感受地震巨大的破坏力和防灾减灾技术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的关键支撑作用。 

  28日,研修班还组织学员围绕“地震次生灾害预警及防治技术”展开了总结研讨,并向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了全国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结业证书。  

  来自西藏、新疆、湖北、江西、重庆、四川、福建、北京、浙江等18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国土、交通、水利水电、国家电力、城建、冶金、煤炭、石油等20个行业130余名长期在工程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参加了为期5天的研讨和交流。研修期间,王兰生教授向全体学员赠送了130本由他最近编写的专著《强震导致山体变形破裂特征及其演化研究》。 

  参训结束后,全体学员对此次研修班的师资、教学和服务作出了较高的评价,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研讨班抓住了重点、突出了行业需求,起到了良好的交流研讨效果,并希望研修班继续办下去。 

刘宝珺院士为学员授课

专家授课现场

都汶公路典型灾害防治工程现场教学


附件下载:

上一篇:德国汉诺威激光中心Detlev Ristau教授来光电所开展学术讲座
下一篇: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调研成都服务站运行服务情况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蜀ICP备05003826号-1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710号
单位地址:四川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00号邮编:610213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