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专题
中国科学院| English| 继续教育
  • 首页
  • 分院概况
    分院简介
    成都分院前身系1958年11月成立的中科院四川分院,1962年调整更名为中科院西南分院,1970年由四川省管理,1978年1月恢复重建后使用现名,是西南地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更多简介+
    现任领导
    王嘉图
    分党组书记
    院长
    曲建升
    分党组副书记
    系统党委副书记
    刘庆
    副院长
    分党组成员
    蔡长江
    纪检组组长
    系统党委副书记
    机构设置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研究单位
    • 光电技术研究所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
      研究所
    •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
      研究院
    • 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转制企业
    成都有机化学
    有限公司
    成都信息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成都中科唯实仪器
    有限责任公司
    国科大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成都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重庆学院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大科学装置
    • 重点实验室
    • 工程中心
    • 野外台站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人事人才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Hidetaka Kato研究员、东京大学Taku Nishimura教授到访成都山地所

发布时间:2016-06-03 来源: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5月29日至6月2日,应中科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唐翔宇研究员的邀请,日本国立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原国立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Hidetaka Kato(加藤英孝)研究员及日本东京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系环境地水学研究室Taku Nishimura(西村拓)教授访问成都山地所和中科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 

  访问期间,Kato研究员还作了题为“Optimum water management for simultaneous reduction of dissolved arsenic and cadmium concentrations in paddy soils”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土壤中重金属砷、镉的形态特征与毒性以及砷、镉在不同氧化还原状态下的有效性及其相互消长关系,阐明了如何通过优化稻田排灌周期控制土壤Eh环境以调节砷、镉有效性,推荐采用间隔为1 周的间歇性灌溉和6天的落干期,同时实现水稻砷、镉吸收量的最小化。与会人员还就水稻土排灌周期优化技术的微观调控机制、空间异质性及其对不同土壤、不同污染程度的适用性等问题与Kato研究员、Nishimura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在盐亭站访问期间,两位专家听取了朱波站长对台站研究定位、特色以及近期工作重点的介绍,听取了唐翔宇研究员在紫色土中农药、抗生素迁移转化机理及基于生物炭的有机污染减控技术、表面活性剂洗脱修复技术对柴油污染土壤的结构、胶体及水力学特性等的影响、土壤大孔隙结构特征与优先流机理、胶体的多尺度地表与地下迁移规律等方面研究进展的介绍。两位专家对盐亭站及唐翔宇研究团队工作的创新性与前沿性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聚焦共同关注的土壤环境问题,探讨了青年职工交流互访及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可能性,制定了初步计划。 

  Hidetaka KATO研究员长期从事环境土壤物理学研究,主要在农业环境中磷、镉等的水溶态与胶体态迁移规律以及水稻砷、镉吸收同步削减的水分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论文主要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Plant and Soil等本领域优秀期刊上。历任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期刊编委、日本土壤物理学会副主席。1999年以来,先后任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土壤物理室主任、养分动态研究组首席科学家。2014年,获日本土壤肥料学会最高奖(JSSPN Award),以表彰他在火山灰土中阴离子起源及迁移规律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 

  Taku Nishimura教授主要从事土壤水分运动与溶质迁移、冻融侵蚀研究,尤其在有机肥施用对土壤水力学性质和碳循环的影响、非饱和条件下土壤水、热、溶质、污染物迁移的模型模拟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 

Hidetaka Kato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考察盐亭站

 


附件下载:

上一篇: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举办“开放农业数据发展和利用研讨暨培训会”
下一篇:光电所人眼AO团队参加浙江省眼科学术年会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蜀ICP备05003826号-1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710号
单位地址:四川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00号邮编:610213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