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必须面对山地灾害,并学会预防山地灾害。”9月30日,成都山地所谢洪研究员在金沙讲坛作科普报告时强调,美景是与灾害同在的,人类活动对山地灾害形成的作用不容忽视。该报告会由“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行活动与金沙讲坛共同打造。
在题为《从九寨沟地震谈山地灾害》的主题科普报告中,谢洪研究员介绍了山地灾害类型、特征、成因,重点科普了如何预防山地灾害。所谓山地灾害特指只发生在山区的自然灾害,是山区自然环境发展演化与人类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常见的山地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堰塞湖等。
谢洪援引一张新华社图片,图片上一堵白墙上爬满了黑色抓痕,那是一群小学生为逃生留下的,触目惊心。2005年6月,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沙兰河上游降特大暴雨,引发山洪,造成117人死亡,其中105 人是小学生,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
遭遇山洪我们该怎么办?谢洪建议,一是保持冷静,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河沟两侧的高处跑;二是千万不要涉水过河也不要在桥上、河岸逗留、围观,尽量远离河岸;三是如果被卷入洪水中,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谢洪强调,在山区工作和旅游时同样需要注意防范山地灾害,警惕地质灾害有可能在雨停后发生。此外,在山区旅行时,在陡崖下停车时一定要观察坡上是否有危岩;在野外露营时,营地不设在河滩、河床、沟边等离山洪、泥石流通道近的地方。
谢洪还特别提醒市民,面对来临的灾害一定要沉着,不能慌乱。山地灾害来临时,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千万不要拖延和贪恋财物。对于因山地灾害而重建的区域,他建议在重建前能够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避免因选址错误造成二次灾害。“最好的办法是居民不在山地灾害危险区建房或搬离危险区。”谢洪说。
对于九寨沟震后传闻,谢洪表示,经历了大地震后的九寨沟虽有个别景点被毁,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景点。他希望大家相信大自然有自我修复创伤的能力。九寨沟会依然美丽。
报告会由中科院、中宣部、工程院、科技部等主办,中科院成都分院、成都山地所、成都市委宣传部等承办。中科院成都分院综合办、成都山地所科普处、中科院学部工作局成都联络处相关人员参加报告会。
谢洪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