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专题
中国科学院| English| 继续教育
  • 首页
  • 分院概况
    分院简介
    成都分院前身系1958年11月成立的中科院四川分院,1962年调整更名为中科院西南分院,1970年由四川省管理,1978年1月恢复重建后使用现名,是西南地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更多简介+
    现任领导
    王嘉图
    分党组书记
    院长
    曲建升
    分党组副书记
    系统党委副书记
    刘庆
    副院长
    分党组成员
    蔡长江
    纪检组组长
    系统党委副书记
    机构设置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研究单位
    • 光电技术研究所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
      研究所
    •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
      研究院
    • 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转制企业
    成都有机化学
    有限公司
    成都信息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成都中科唯实仪器
    有限责任公司
    国科大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成都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重庆学院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大科学装置
    • 重点实验室
    • 工程中心
    • 野外台站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传播    科普动态
科普动态

全国科普日中科院分会场游客量逾万

发布时间:2009-10-14 来源: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网站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图 全国科普日中科院分会场

9月19日,主题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各地举行,各级科协、学会及各社会组织将在近期围绕这一主题陆续开展3200多项活动。中国科学院分会场的活动于19日至20日在中科院北京奥运村科技园举办,院属京区21个科研机构和全国30余个一级学会参与其中。在此次活动中,中科院分会场采用了“科技创新互动体验”的方式,吸引了首都各界的科学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科学爱好者参加,每日的游客量均在万人左右。

本次分会场的活动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办公室组织,中科院天地生科学文化传播中心承办。据活动组织者介绍,科技创新体验活动是全国科普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亲身体验科研成果、感受科学魅力的重要互动平台,同时也是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积极营造激励自主的创新环境和氛围。活动旨在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在科普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展各种科普活动。科研机构利用科研设施、场所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开展科学传播活动,让科技进步惠及广大公众,这将有利于提升我国科普能力建设,增强公众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的社会氛围。这对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培养科技后备人才,对于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自动化所展区,记者看到,智能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目光,一人多高的机器人不但会行走,还会与人握手、拥抱和对话,你看,小朋友们和“他”玩得多开心!

在国家天文台展区,各种口径的“长枪短炮”对准天空,那是不同型号的天文望远镜,它们的镜头被改装后,可以用以直接观测太阳。9月份的那场“世纪日全食”使太阳观测深入人心,2个多月过去了,大家的兴致依然不减。

这个巨大装置是国家天文台的充气多媒体天象厅,等待观看多媒体天象演示的天文爱好者还真不少,竟然排起了长队。

这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展示的机器恐龙,每只恐龙都是由30到100多个金属零件和单片机、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所组成,在组装以后能够实现快走、散步、吼叫和撕咬,除通过用遥控器指挥外,还可以用声音和光来控制它。

      植物所带来的体验活动是植物粘贴画和趣味插花,瞧,小朋友们制作得多认真。

力学所的这个体验项目叫“爬树猴儿”,用一根铁丝、一根细绳和一张纸制作一个会爬树的“小猴”,虽然绳子只能在小范围内作运动,但“小猴”却可以在大范围内运动,并且爬到很高的位置。小朋友们在娱乐之余深切地体会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动物博物馆今天也是免费开放,馆里的观众络绎不绝。

          这是动物学家在教小朋友们制作昆虫标本。

         大家对我国的重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也是兴致盎然。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组织的“Hands-On,Minds-On”多媒体互动体验游戏吸引了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与进来,在互动游戏中学习甲型HINI流感的防控知识,掌握生态环境保护常识。图为参与互动科学体验游戏的小朋友及家长。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科普知识短信有奖问答活动以其新鲜的参与方式及趣味、实用性强的科学小知识吸引了众多公众的参与。

本次活动集中体现“科技创新为民”的理念,向社会公众和青少年集中展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创新成就,充分展现科学技术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科院网站记者 段煦 摄影/报道)


附件下载:

上一篇:彭宇行在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百叶讲坛”作专题报告
下一篇:中科院专家:建设和谐社会亟需“和谐心理”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蜀ICP备05003826号-1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710号
单位地址:四川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00号邮编:610213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