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专题
中国科学院| English| 继续教育
  • 首页
  • 分院概况
    分院简介
    成都分院前身系1958年11月成立的中科院四川分院,1962年调整更名为中科院西南分院,1970年由四川省管理,1978年1月恢复重建后使用现名,是西南地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更多简介+
    现任领导
    王嘉图
    分党组书记
    院长
    曲建升
    分党组副书记
    系统党委副书记
    刘庆
    副院长
    分党组成员
    蔡长江
    纪检组组长
    系统党委副书记
    机构设置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研究单位
    • 光电技术研究所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
      研究所
    •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
      研究院
    • 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转制企业
    成都有机化学
    有限公司
    成都信息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成都中科唯实仪器
    有限责任公司
    国科大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成都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重庆学院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大科学装置
    • 重点实验室
    • 工程中心
    • 野外台站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合作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光电所在水下图像增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19-02-28 来源:光电所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由于海洋特殊的光学环境,不同波长的光在水介质中因不同的传播特性而导致水下传感器采集的图像出现颜色失真、视觉模糊以及对比度下降等特征。水下图像是海洋信息的重要载体,其获取与水下成像系统密切相关。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水下成像开展了大量研究,相比改善成像系统设备所需的高昂代价,数字图像处理的方式更为灵活、简便且易于实现。 

  光电所杨平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针对红色分量衰减过重的水下图像复原算法。该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合作,对渤海水域采集的典型图样进行分析,利用不同波长在水下的不同衰减与散射特性,通过加权补偿的方式复原红色通道内的强度信息,再通过引导滤波复原红色通道内的边缘信息,补偿图像的色彩失真;然后在图像强度数据分布的基础上拉伸图像的动态范围,增强对比度,提高图像的视觉效果。 

  复原后的图像色彩真实,整体对比度提高2倍以上,该算法在硬件平台上可实现1280×810分辨率视频的实时处理。该成果有望广泛应用于水下目标检测、海洋地理工程勘探以及海洋资源探索开发等领域中,若进一步搭载水下机器人,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进展发表于近期的《光电工程》上,相关链接:http://www.oejournal.org/J/OEA/Article/Details/A190111000003/CN 

  

  水下图像复原 


附件下载:

上一篇:成都山地所在三峡库区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特征研究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成都生物所小麦响应紫外胁迫机制的研究获进展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蜀ICP备05003826号-1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710号
单位地址:四川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00号邮编:610213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