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专题
中国科学院| English| 继续教育
  • 首页
  • 分院概况
    分院简介
    成都分院前身系1958年11月成立的中科院四川分院,1962年调整更名为中科院西南分院,1970年由四川省管理,1978年1月恢复重建后使用现名,是西南地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更多简介+
    现任领导
    王嘉图
    分党组书记
    院长
    曲建升
    分党组副书记
    系统党委副书记
    刘庆
    副院长
    分党组成员
    蔡长江
    纪检组组长
    系统党委副书记
    机构设置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科教机构
    研究单位
    • 光电技术研究所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
      研究所
    •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
      研究院
    • 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转制企业
    成都有机化学
    有限公司
    成都信息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成都中科唯实仪器
    有限责任公司
    国科大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成都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重庆学院
  • 科教机构
    • 研究单位
    • 转制企业
    • 国科大学院
  • 党群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组织
      • 纪检组织
      • 工会组织
      • 团委机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学习园地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人事人才
    • 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西部之光
    • 青促会
    • 工作动态
  • 科技合作
    • 合作概况
    • 院地合作
    • 科研进展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科普动态
    • 科普基地
    • 学术期刊
  • 信息公开
    • 公开规定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年度报告
    • 公开申请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频新闻
  • 园区风貌
  • 媒体扫描
  • 重点平台
    • 大科学装置
    • 重点实验室
    • 工程中心
    • 野外台站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合作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成都生物所快步麻蜥研究获进展

发布时间:2014-07-11 来源:成都生物所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物种是生物进化和分类的基本单元,物种分类和界定是生物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物种的形成及分化是物种多样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准确的物种鉴定是人类认知自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前提。 

  快步麻蜥属于典型的草原荒漠蜥蜴物种,广泛分布于中亚、伊朗等地,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和甘肃敦煌地区。由于其分布地理范围的广泛,生境异质性大,各个地理居群变异较大,种(亚种)界限不清,仍有争议。有关其系统发育、起源和演化的研究更显薄弱。传统的形态学研究认为快步麻蜥可分为3个地理亚种,而最大的争议在于来自中国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的东方亚种的有效性问题。最近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却认为快步麻蜥应该是个复合种,来自伊朗的3个地理居群应各自提升为新的种的水平,并且认为快步麻蜥可能起源于伊朗高原进而扩散到中亚地区。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的郭宪光副研究员,通过全面采样,整合形态、分子数据(线粒体基因),采用支序系统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快步麻蜥复合种的系统分类和分布格局的成因。重点研究:(1)重建快步麻蜥复合种的系统发育关系(2)综合系统发育、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等,探讨其种(亚种)分化和有效性,特别是对于中国境内的快步麻蜥。 

  研究结果确认了传统的3个亚种的分类地位,即严格意义上的快步麻蜥指名亚种、快步麻蜥东方亚种、快步麻蜥高加索亚种。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证实了分布于中国境内的快步麻蜥为两个亚种,即指名亚种和东方亚种。我们的研究支持乌兹别克斯坦里海南部种群提升一个新的亚种。我们的研究也支持了位于伊朗的3个独立进化地理居群应该提升为3个新种水平的假设。 

  研究结果将为建立其自然分类系统奠定基础,揭示出快步麻蜥复合种分化式样和分布格局。通过研究该复合种的分化过程,不仅可以丰富对伊朗高原和中亚地区物种大尺度分布格局及群体遗传结构及其成因的认识,而且可能为今后精细解析中亚物种的种群分化、种群历史动态和迁移扩散路线等提供重要参考,还可能为研究中亚地区物种形成和群体演化规律提供重要线索。 

    此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成果近期发表在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原文链接


附件下载:

上一篇:成都生物所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耐受性研究中获进展
下一篇:成都生物所研发出基于均匀设计的神经网络方法用于微生物发酵条件的优化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蜀ICP备05003826号-1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710号
单位地址:四川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00号邮编:610213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