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1日,国家973计划项目“我国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调控研究”中期总结会议在成都召开。项目咨询专家、跟踪专家、项目专家组、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任、中科院前沿局处长、中科院重大任务局处长、成都山地所所长、副所长、成都生物所所长及项目首席科学家、课题负责人、主要学术骨干8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项目第一课题负责人李春阳研究员作了第一课题中期总结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前两年工作执行情况、取得的突出进展以及课题后三年的工作重点。重要进展包括:针对主要树种人工林在生产力形成方面目前遇到的用树不当(品种问题),探索出一条以利用嫁接诱导产生高产抗逆的优良性状。针对人工林主要树种在生产力形成方面遇到用地不当(造林问题),研究了主要树种人工林不同竞争模式中养分利用策略(不同形态氮的喜好),对提高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人工林主要树种高产关键管理调控研究不足,从功能冗余角度,提出通过人工整枝以及切根等措施提高光合产物分配到目标产量(干材)中,为提高木材供给提供理论基础与科技支撑。目前相关实验已取得初步成果。
各位专家充分肯定了第一课题前两年的工作,认为本课题抓住了人工林生产力形成这一关键问题,已开展大量现场调查及控制实验模拟研究,总体研究水平较高。此外,李春阳研究员向与会专家重申了以“嫁接、竞争、冗余调控”为切入点研究人工林生产力形成机理与关键过程的必要性。指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本课题前期所取得的成果,充分考虑实验的优化,将重点放在杉木与落叶松人工林林分水平上。与会专家从切根效果、细根补偿生长、个体到林分的光竞争、嫁接成本、经济原理与功能冗余、人工林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出了后三年的工作思路及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