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与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成都会谈,就加强院省合作、推进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刘奇葆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对中科院长期以来,尤其是在汶川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四川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并表示,“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将“把科教做优”,一手抓创新,一手抓成果转化,通过成果转化带动体制机制创新。
刘奇葆说,与中科院前两轮科技合作协议的签署对加快四川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表示,四川省将认真落实第三轮协议,借助中科院的雄厚实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四川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白春礼对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说,中科院历来重视院地合作工作。“十一五”期间中科院与四川省在区域创新能力、重点项目、共建平台、成果对接、决策咨询、人才交流等方面合作成效明显,共实施合作项目590余项,新增销售收入206亿元。
白春礼表示,中科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合作协议,发挥全院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配合四川“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加速科技成果在川转化、加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产业化项目、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与四川的合作力度,积极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使院省合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此前一天,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成云代表双方共同签署了第三轮科技合作协议。该协议主要针对四川省的区域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充分发挥中科院整体科技优势,重点在五个方面开展合作:一是加速科技成果在川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加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五是加强重大战略研究,促进人才交流。
中国科学院秘书长邓麦村和办公厅、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院地合作局以及成都地区院属单位等领导参加了会谈和签约仪式。